在电源生产过程中,灌胶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能保护电源内部的电子元件,提升电源的稳定性、防水性、防尘性以及散热能力等。而抽真空环节又是电源灌胶工艺里不可或缺的部分,对灌胶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。接下来,让丝瓜视频黄色网站深入了解电源灌胶机的抽真空相关知识。
一、抽真空在电源灌胶中的关键作用
(一)彻底去除气泡
在灌胶材料中,常常会混入空气、水蒸气等气体。这些气体在灌胶时会形成气泡残留在电源内部。别小看这些气泡,它们危害可不小。一方面,气泡的存在会削弱灌封胶与电子元件之间的粘结力,降低灌封的整体强度,使得电源在受到震动或者温度变化时,灌封胶容易出现开裂、脱落等状况,进而影响电源的可靠性。另一方面,气泡还会成为热传递的阻碍,降低电源的散热效率,导致电源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过高,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。通过抽真空操作,能够将灌胶材料以及电源模组内部的气体有效抽出,极大程度减少气泡的产生,保证灌封胶能够紧密包裹电子元件,提高电源的整体质量。
(二)显著提升渗透性
电源内部结构复杂,存在众多微小的缝隙和孔洞。灌胶的目的就是要让灌封胶能够充分填充这些细微之处,实现全面的保护。抽真空能够降低电源模组内部的气压,形成压力差。在这种压力差的作用下,灌胶材料能够更容易、更迅速地渗透到这些微小的细缝和孔洞中,确保灌胶的完整性和均匀性,为电源提供全方位的防护。
(三)优化环氧树脂等灌封材料性能
在电源灌胶中,环氧树脂是常用的灌封材料。由于其自身特性,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容易混入气体。这些气体不仅会在灌胶时产生气泡,还会影响环氧树脂的固化效果和物理性能。通过抽真空,可以降低环氧树脂内的气体含量,使得其分子结构更加紧密、均匀,从而提高环氧树脂的实际性能,减少其用量,在保证灌胶质量的同时,降低生产成本。
二、电源灌胶机的抽真空详细步骤
(一)设备连接与检查
- 连接真空泵与灌胶机料桶:选用适配的管道将灌胶机的料桶与真空泵紧密相连。连接时要特别注意,确保所有的连接口都牢固可靠,不能有丝毫松动,同时,管道也不能出现弯折、破损等情况,否则会导致空气泄漏,影响抽真空效果。
- 检查密封性能:连接完成后,对整个连接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行全面检查。可以采用涂抹肥皂水等方式,仔细查看连接口和管路是否有气泡冒出。若发现有气泡,说明存在漏气点,必须及时进行修复,比如重新拧紧接头、更换密封垫圈等,直至整个系统密封良好。
(二)灌胶材料准备
- 加热灌胶材料:将料桶中的灌胶材料加热至适宜的温度。不同类型的灌封胶,其适宜的加热温度有所差异。一般来说,常见的环氧树脂灌封胶加热温度在 40℃ - 60℃之间。加热的目的是降低灌封胶的粘度,提高其流动性和渗透性,使其在抽真空和灌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填充电源内部的各个部位。加热时,要使用精度较高的温度控制系统,确保灌封胶的温度均匀且稳定在适宜范围内。
- 双组份胶水混合(若有需要):如果使用的是双组份灌封胶,在加热后还需要按照规定的配比进行精确混合。混合过程要充分且均匀,可以采用机械搅拌、动态混合器等方式。混合不均匀会导致灌封胶固化后性能不一致,影响电源的质量。混合完成后,要尽快进行后续的抽真空和灌胶操作,防止胶水提前固化。
(三)启动抽真空
- 开启真空泵:一切准备就绪后,启动真空泵。真空泵开始工作,逐渐抽出灌胶机料桶以及连接管路内的空气。在抽真空过程中,操作人员要密切关注真空泵的运行状态,如电机的声音是否正常、泵体是否有异常震动等。
- 监测真空度:通过真空表实时监测真空度的变化情况。不同的电源灌胶工艺对真空度的要求有所不同,一般而言,较为常见的真空度要求在 10 - 30mbar 之间。在抽真空过程中,要确保真空度能够达到并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。如果真空度一直无法达到要求,需要检查真空泵是否工作正常、系统是否存在漏气等问题,并及时进行排查和解决。
(四)维持真空状态
- 保持稳定真空度:当真空度达到预定要求后,需要维持一段时间,通常为 5 - 15 分钟。这段时间的作用是让灌胶材料和电源模组内部的气体能够充分排出。在维持真空状态期间,要持续监测真空度,确保其稳定性。若真空度出现波动,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调整。
- 辅助措施(如有必要):对于一些对真空度要求极高或者灌封胶粘度较大的情况,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帮助气体排出。例如,在真空环境下对灌胶材料进行轻微搅拌,促使气泡更容易逸出;或者对电源模组进行适当的震动,但要注意震动幅度不能过大,以免损坏电源内部的电子元件。
(五)完成抽真空与灌胶衔接
- 确认抽真空效果:在维持真空状态结束后,先不要急于关闭真空泵,要对抽真空的效果进行确认。可以通过观察灌胶材料的状态,看是否还有明显的气泡存在;也可以对电源模组进行初步检查,判断内部气体是否已基本排出干净。
- 迅速衔接灌胶操作:确认抽真空效果良好后,关闭真空泵,同时要迅速启动灌胶机开始灌胶操作。这一步衔接要紧密,避免空气重新进入系统,影响灌胶质量。在灌胶过程中,要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参数,如灌胶速度、灌胶量等进行精确控制,确保灌封胶能够均匀、准确地填充到电源内部。
三、抽真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
(一)严格遵循操作规程
抽真空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,每一个步骤都不能省略或随意更改。操作人员在上岗前要接受专业的培训,熟悉设备的性能、操作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。在操作过程中,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,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个操作环节。
(二)注重安全防护
- 防止胶液接触:灌封胶大多具有一定的粘性和化学腐蚀性,在操作过程中,操作人员要佩戴好防护手套、护目镜等防护用品,避免胶液接触到皮肤和眼睛。一旦胶液不慎接触到皮肤,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,并根据胶液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后续处理措施;若进入眼睛,要立即用清水冲洗,并尽快就医。
- 关注真空泵安全: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温,同时其内部的机械部件也在高速运转。因此,在真空泵工作时,不要触摸泵体和连接管路,防止烫伤和卷入机械部件造成伤害。另外,真空泵的电源线要符合安全标准,避免出现短路、漏电等安全隐患。
(三)设备维护与保养
- 真空泵维护:定期对真空泵进行维护保养,包括检查真空泵的油位、更换真空泵油、清洁真空泵的过滤器等。真空泵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脏、变质,影响真空泵的性能,一般建议每运行 500 - 1000 小时更换一次真空泵油。同时,要定期检查真空泵的皮带松紧度、电机的绝缘性能等,确保真空泵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。
- 灌胶机及连接部件维护:对灌胶机的料桶、管道、阀门等部件也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。检查料桶是否有破损、腐蚀现象;管道是否有堵塞、老化;阀门是否能够正常开关等。对于容易磨损的部件,要及时进行更换,保证灌胶机和抽真空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(四)环境条件控制
抽真空操作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。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灌封胶的性能和抽真空效果产生影响。一般来说,环境温度应控制在 20℃ - 30℃之间,相对湿度控制在 40% - 60% 之间。此外,操作环境要保持清洁,避免灰尘、杂质等进入灌胶机和电源模组,影响灌胶质量。
总之,电源灌胶机的抽真空步骤是确保电源灌胶质量的关键环节。只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,注意各个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,才能保证灌封胶能够高质量地填充电源内部,为电源提供可靠的保护,提升电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企业要不断优化抽真空工艺,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,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,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出高品质的电源产品。